SharePoint
A- A A+
NCID > News & Events > News > 气候变化将增加健康风险

气候变化将增加健康风险

气候变化将增加健康风险

​气候变化在全球引发的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还造成灾难性后果。如利比亚在2023年9月10日至11日因异常降雨量和两座水坝坍塌而导致洪灾。据报道,截至10月10日已有至少4000人死亡,超过1万人失踪。利比亚多数地区一年的降雨量通常约200毫米,但在9月10日,重灾区德尔纳市在三小时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水坝在暴风雨中决堤。


毗邻我国的印度尼西亚,正计划将首都从雅加达迁往婆罗洲东加里曼丹,原因是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面下沉,而气候变化加剧海平面上升。


新加坡气象局也报道,在2 0 2 2 年几起受关注的天气事件:2013年到2022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2022年5月13日的气温甚至高达36.7摄氏度;2022年也是自1980年以来降水量第六高的年份。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以上只是众多极端天气事件的一些例子。亚洲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区,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严重。


对传染病的影响

气候变化在全球将造成多方面的影响,除了导致人口迁徙和粮食安全问题,对传染疾病产生的重大影响,预计主要有四个方面:


1.新型传染病演变成大流行

冠病疫情让人们深切地意识到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即源自动物而影响人类的病毒性疾病。科学家预测,随着气候变化加剧,类似冠病病毒原始毒株(SARS-CoV-2)的人畜共患的新型传染病可能更频繁出现。随着气候变化,人类面对利用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侵入动物栖息地。或携带病毒的动物随着气候变化,也扩展它们的栖息地,促使人类与其他携带新型或未知病毒的动物产生更多互动。


2.病媒传播疾病增加

人们熟知的骨痛热症就是一种由带有骨痛热症病毒的伊蚊传播的疾病。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和降水量上升,将促使蚊虫滋生地增加及携带病毒的媒介蚊数量增多。其他由蚊虫传播的疾病,如兹卡(Z i k a)和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病毒,包括目前在本地还没流行的疾病,也都有可能随着气候变化出现。


3.水源或食源性疾病增加

食品安全和生产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水源或食源性疾病是由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而这些细菌在温暖的环境下易于繁殖,生存能力也更强。在2018年,受极端天气和水源污染的双重影响,美国多州暴发大肠杆菌疫情,源头是受污染的生菜。在这场疫情中,共计96人入院治疗,五人死亡。鉴于新加坡有90%的食品依赖进口,有多个来源地的食品在短时间内运抵,难免在运输过程中存有携带病原体的风险。不断增加的降雨量、风暴和洪水,也加剧传染疾病的风险,如类鼻疽(melioidosis,由土壤内传播的细菌引起)和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一种通过皮肤接触受污染的水传播的细菌性疾病)。


4.抗菌素耐药性提高

温度升高加速细菌生长和抗药性基因的传播。微塑料是环境中较大塑料分解后形成的极小塑料碎片。研究发现,这些微塑料不仅破坏土壤和海洋中常驻细菌群落(即土壤和海洋微生物群),增加温室气体与加快全球变暖,还加速细菌之间抗菌素耐药性(AMR)基因的交换。当气候条件变得更恶劣,农作物及其产量减少,相关行业可能更频繁地使用抗生素,这也加剧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这最终将导致多重甚至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t)细菌产生。这些细菌可能在手术和化疗等医疗过程中引发感染,而我们目前还没有治疗对策。


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在新加坡能真切感受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不是危言耸听。气候变化已对我们以及传染病产生影响,若继续视而不见情况会加剧。在个人层面,我们能采取措施如减少食物浪费,回收利用再循环,节约能源等,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Refer to the full article here.

Source: Lianhe Zaobao © SPH Media Limited. Permission required for reproduction.​


















Last Updated on